发布日期:2012-10-17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16  

山东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最优秀本科生


www.jyb.cn 2012年10月15日 作者:魏海政  来源:中国教育报


培养优秀本科生——山东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纪实

 
  在山东大学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经管学院2009级本科生于新九担当起了主持人。为什么会让学生来主持如此重要的典礼?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让本科生担当新生入学典礼主持人,不过是山东大学加强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大学通过一系列改革,致力于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

  创新“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山东大学立足“学科综合、开放办学和研究型大学”三种环境,深入推进“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即在本校跨学科学习经历、第二校园跨学校学习经历、跨国界学习经历及社会实践经历。

  学校的主要做法有三:一是利用校内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增设学科交叉复合型专业,推行主辅修、双学位、二次选择专业等,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利用开放办学的大环境,大力开展第二校园、海外学习经历及社会实践经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拥有多种学习实践经历。三是以“泰山学堂”为龙头,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应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学校英语和国际政治双学位班学生杨晔说,2008年入学后,对国际政治感兴趣的她选择了5年制“英语+国际政治”双学位班。上学期间,杨晔参加了台湾政治大学合作交流项目和韩国的暑期学校,并到泰国参加了相关专业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目前,山东大学第二校园经历合作高校已有武汉大学等30所,学生可任选其一进行一年或半年的交流学习,每年参与交流的学生达到了10%;与70多所世界名校建立了学生交流关系,整班派出和分散派出学生学习一年或一学期。此外,学校100%的学生都能拥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经历。

  设立“教学型教授”,强化本科教学

  为了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山东大学于今年5月正式出台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实施办法(简称“本科质量20条”),并在大部制改革中整合资源成立了专门负责本科教学的本科生院,理顺了管理机制。

  根据“本科质量20条”,山东大学进一步完善“教学型教授”评聘考核制度。目前,学校已聘任了3名“教学型教授”,评聘依据主要参照教学质量、教研论文、教材编写等和教学工作紧密相关的指标,不再“以科研论英雄”。学校还将从今年开始设立二级岗的公共基础课和通识核心课“首席教授”,每年提供20万元的团队建设经费,全面负责教学、课程建设和管理,保证基础课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还严格落实本科教学“一票否决制”,没有完成本科教学工作量或教学质量评定不合格的教师,不能参与职称晋升和岗位评聘;应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而连续两年不承担的教师,则不再聘任教授。

  打造国学特色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作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之一,山东大学从2010年开始着力打造具有山大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了“三层次七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三个层次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七个模块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设立的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术审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七大模块。

  “我们在国学修养、创新创业两个模块中必须各修读两个以上学分,然后在其他五个模块中跨类选修六个以上学分。”考古专业2011级学生王子婵说,她已分别在自然模块和工程模块中选修了课程。“各个学科领域的通识课引导我们走出了狭隘的专业领域,拓宽了学术视野,多了一个分析解决问题的视角。”王子婵说。

  随着本科教学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山东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在近年来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中,山东大学入选项目数和资助经费均居全国前列。(记者 魏海政)

《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15日第1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