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5-26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10  

上海海洋大学“十四五”学科建设专项规划


上海海洋大学“十四五”学科建设专项规划

学科建设是推动高校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内涵基础,是体现高校办学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标志。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上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等工作要求,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结合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上海海洋大学“十四五”学科建设专项规划。

一、基本形势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是学校由传统水产大学向特色显著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以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为契机,把握上海高校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的机遇,强化质量为先的内涵发展理念,遵循“三局同布”原则,落实学科、专业、学位点科学布局,坚持“发展转型、格局创新、能力提升”主题,健全学科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学科发展管理,扎实推进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水平,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粮食安全、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和行业重大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成绩明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有较大进展,办学实力、影响力和学科水平等进步明显,不断推进独具特色的新型海洋大学的转型发展。

1.学科研究方向建设

十三五”期间,依据《2008-2020年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定位规划》,学校坚持“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学科建设主线,发挥的特色核心竞争力,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

学科体系更加合理。以水产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上海市高原学科为两翼,生态、工程、信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新格局日益成熟。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科方向不断拓展。学校充分利用主干学科的带动作用,不断开拓学科研究方向,通过学科交叉,在水产、海洋和食品等相关学科形成多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聚焦深渊科学、海洋生态与信息学、生物学等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并在人文社科领域培育出海洋文化与法律、海洋经济与管理等特色学科方向。基本形成了面向深海大洋,着眼南北极,聚焦中西太、欧洲、极地圈等区域,围绕环境生态、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食品安全等前沿领域的学科新格局。

学科平台体系日趋完善。学校持续夯实国家级、省部级学科平台建设,同时拓展平台覆盖学科范围,建设了陆地沿海、大洋三位环扣的平台基地布局,形成水产养殖、远洋渔业、海洋科学、食品科学、水域生态环境等多个支撑平台体系。

学术研究水平得到提升。我校高质量论文产出持续增加,SCI一区、二区论文合计发表达到825篇,年均发表量为206篇;植物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2015年进入ESI全球1%,排名由867名上升至572名,农业科学学科2019年入选ESI1%,排名提升107名。水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保持全国领先优势;食品学科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第24位;以获批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契机,形成海洋地质学、物理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等二级学科特色方向,海洋工程与信息、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经济与管理方向完成特色化布局。

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能力不断加强。学校积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在蓝色粮仓、深海和海洋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等研究领域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1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9项;鱼类功能基因组学基础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重要科技成果培育、转化水平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共以第一单位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16项,参与获得15项。涉及水产学、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工程、海洋信息等多个领域,获奖学科领域不断扩展,实现45件专利及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转化金额超过4500万元。

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学校主动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任务,在西部及边疆地区开展科技服务与成果推广工作,助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承接长江大保护战略,发助力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教授博士服务团、行走的课堂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加强三农技术服务。对标临港新片区战略定位,服务和支撑新片区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助力新片区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实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

2.学科专业建设

十三五”期间,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对接区域发展要求,持续加强专业体系建设,提升专业内涵水平,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布局不断优化。学校遵循学科、专业、学位点“三局同布”原则,“十三五”期间稳定发展学科专业规模,新增生物制药、软件工程等6个专业。截止2020年底,学校共有本科专业42个,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7个学科门类,其中海洋、水产、食品等三大主干优势学科专业占40%以上,基本确立了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结构及布局相对合理的本科专业体系。

专业特色内涵不断完善。以世界一流学科和“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引领,学校积极探索推动专业内涵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持续推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农科建设为突破口,持续提升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特色专业的建设水平和影响力。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水产养殖学、生物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等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农林经济管理与能源与动力工程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专业认证工作持续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再次通过IFT食品专业国际认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认证工作也取得优异成绩。专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作为教育部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牵头参与农业类专业三级认证标准制定。

3.学位点建设

十三五”建设期间,学校持续优化学科点布局和资源配置,强化建设和管理,取得优异成绩。

科教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学校建成多个科研教育平台,持续提升学位点内涵并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2016-2019年,学校成功申请上海市研究生暑期学校、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项目、上海市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上海市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及一流研究生人才引领计划等多项研究生教育项目,学校与中国水产有限公司、上海水产(集团)公司联合申报的“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获评2017年“首届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示范基地”,一系列科研教育平台的建设,为夯实学位点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学位点布局更加合理。学校新增海洋科学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实现了水产、海洋、食品三大主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全覆盖,根据学校发展战略需求,新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等多个学位点,调整设置了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等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申请撤销部分学位点。截至“十三五”末,学校共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学科特色显著,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位体系。

学位点内涵持续提升。学校持续以各项评估为抓手,推进学位点建设,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10个一级学科参评,7个一级学科榜上有名,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学位点内涵得到提升显著。

4.国际化建设

国际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不断加强机构改革,以“双一流”要求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要求为指导,制定《关于推进国际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成立外事工作(港澳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国际化办学战略,健全国际化工作体制,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对外人文交流等工作。

国际化人才培养有序推进。学校成立国际留学生办公室,全面统筹人才培养计划。累计派送2202名本科生和577名研究生赴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及知名企业进行学习和实习。

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积极探索国际用工,学校选派大量专业骨干教师、优秀管理干部赴世界知名大学、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访学,拓宽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增强国际化意识,提升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聘请来自美国、日本等多国专家来校授课或讲授“前沿课程”,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师资水平。

学术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十三五”期间,学校举办22次国际研讨会。其中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举办6次国际会议,如捕捞技术和鱼类行为工作组会议、“水产品价值链中的社会责任”及“稻渔共生系统技术创新和综合效益”国际研讨会,进一步扩大学校一流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

国际化布局进一步优化。学校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积极实施六大板块计划,围绕南北极、国际渔业等主题,加强与周边国家、西非、东欧、南太平洋等相关领域合作,累计与32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132所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签署198个合作协议。学校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的大学和国际组织有着密切交流与合作,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水产学会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为师生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培养国际交往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平台。主办中国大陆唯一水产类英文学术期刊AquacultureandFisheries并被ScopusBPBA数据库收录。与国际一流海洋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建设中葡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合作科研成果在NaturegeneticsFrontiersin Physiology等发表。

5.学科组织和制度体系建设

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组织和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学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2020年学校组建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加强学科建设的组织协调;制定《上海海洋大学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理顺学科建设运行机制,明确规划与管理职责,统筹推进学科建设工作;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推进学术委员会秘书处运行机制改革,组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强化了学术组织对学科建设的管理体系,推动学科建设向着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方向前进。

(二)当前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学校圆满完成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首轮建设期的各项任务,在建设“双一流”要求的高水平特色大学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目前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国际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前沿科学问题发现、关键技术研发等尚未完全成为学科的核心追求,对国际视野下的科研贡献尚未完全得到学科发展认可。三大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支撑学科间的协同发展不相适应;学科间、学院间横亘已久的学科壁垒仍然存在,科研创新协作性、凝聚性仍有待加强;学科国际化建设与现有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不相适应。聚焦“双一流”要求的高水平特色海洋大学相适应的学科布局调整与优化仍需大力推进,学校目前的专业结构和布局还不能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业态、新常态的要求。对接“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的专业建设需进一步推进。对标我校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在专业学位的内涵建设上还需要加强,学位点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十四五”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是学校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面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关键期,是世界一流特色大学建设的启动期。

高等教育面临新变化和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出全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对高等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作为高等教育的承载体,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高等院校适应时代发展的变革迫在眉睫。

上海市、临港新新片区发展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期间,上海肩负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任,发展面向新阶段;临港新片区承担“全球化的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金融开放的新高地”历史使命,引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长江生态经济带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先行示范作用。上海海洋大学身处临港新片区,背靠长江生态经济带,坐拥长三角,区域战略一系列新政策和举措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发展带来新契机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十四五”的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特色一流,紧扣海洋强国、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健康中国等重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需求,围绕“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学科主线,诠释“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的大学功能,推进主干学科攀峰筑原、支撑学科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国家、区域和地方发展需求。按照做强特色优势、深化交叉创新的原则,构建世界一流水产学科引领,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等特色学科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系统,深化相关支撑学科与一流学科的交叉融合,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学科水平提升,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坚持“四个面向”,以国家战略为己任,基于国家立场、问题导向、业务需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面向深海,着力打造深部生物圈前沿科学中心;面向远海,着力打造国家远洋渔业战略科技力量;面向近海,着力打造生态环境区域策源创新中心。坚持陆海统筹,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建设目标

聚焦水产一流学科建设,以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等特色学科为重要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系统更加完善。水产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等支撑学科的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聚焦水产分子育种、近海环境与渔业资源、全球海洋渔业治理、海洋食品安全等学科领域,促进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发展。通过世界一流水产学科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学科水平,带动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部分优势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整体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推进特色化新文科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强化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建设。

三、“十四五”期间主要任务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引领学科建设发展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学科建设指引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肩负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实际,根植于学校历史沿革土壤,精准把握新时代学科发展方向,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

强化学科组织建设工作,为学科发展提供保障。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下的学科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总览全局、协调各方,为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把握方向。明确由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统筹,各相关部门协同落实的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学科建设责任人负责责任制度,强化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定期对规划实施过程、进度的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目标、任务及举措,提升规划的执行力和时效性。

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为学科建设凝心聚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创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增强师生向心力,推动学科改革发展取得实际成效。加强学校学科建设理念的宣传工作,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学科建设思路、规划目标、战略任务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有效引导全校师生员工的参与和监督,为学科建设凝聚力量。

(二)坚持服务国家急需,聚焦特色一流发展

坚持服务国家急需。深入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海洋强国、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以水产一流学科建设为统领,聚焦水产领域卡脖子技术,在水产种质资源、碳汇渔业、深海和深渊生物科学等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新突破;在水产高效绿色养殖、远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近海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等应用研究方面有新进展;在稻鱼综合种养、大水面养殖技术、远洋渔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养护、水域生态治理和服务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方面有新成效;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应、加强水产品加工与高质化利用、食品冷链物流品质控制等方面贡献海大智慧。

坚持特色一流发展。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重点建设水产学科,涉及水产种质资源、水产动物免疫及疫病防控、水产绿色养殖和营养调控、远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渔业装备与信息工程、渔业经济与管理等6个特色优势学科领域。聚焦水产种质资源与良种创制、水产动物免疫与病害、水产绿色养殖与营养、远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渔业装备与信息工程、深海极端环境生命过程与生态、近海海洋过程与渔业资源变动、海洋食品安全、水产品冷链与物流、水产品高值化利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海洋与渔业治理、渔业经济与管理等学科,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学科建设改革,强化一流科技创新

建设特色化基地平台,服务高质量学科发展。一是提升已有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平台能级,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要求,试点“水产种质资源与创新利用”“极端海洋过程与资源”两个多学科交叉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探索“空间-人才-资源-机制”等创新要素高效集聚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新机制。二是推进“临港海洋生物医药科创平台”“上海港航生态安全研究中心”、“上海市极端海洋过程与资源重点实验室”等科教、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三是瞄准国际先进科学考察船运行管理机制,建设依托“淞航号”的海洋大科学考察体系和考察船管理制度,开展海洋科考、环保调查项目,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四是进一步加强船舶压载水检测技术的研究,提升应用领域的服务能力。五是建立长三角区域、东海、南海野外观察站体系,加强观测和试验能力,丰富科学数据战略资源,促进知识创新。面向全国形成陆基集约化、高效生态养殖的技术体系,建立服务全国的新版图。

构建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服务效能。对接乡村振兴、海洋强国、粮食安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上海航运中心、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地方发展需求,一是在水产新品种、饲料配方、养殖模式与设施、疫病防治、渔具渔法、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利用与冷链物流、水域生态修复等方面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落地与转化,聚焦沿海、沿边、沿江地区,加强科技服务团队的布局和建设,打造以水产、海洋、食品及生态等领域为特色的,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的科技服务体系。二是加强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事业化管理+企业化运行+产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成果转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大力支持上海海洋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对接学校学科特色优势,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团队”及其评价机制,提升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服务能力,成为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首站”。

推动科研体系改革完善成果培育体系。改革科研资源配置模式,推进重大项目的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等不良导向,建立以创新质量与社会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构建高质量学科成果产出机制,形成有效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培育、成果转化的循环体系,鼓励学院、教师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提升产教融合水平。

加强学位点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明确学位点建设重点,集中优质资源,巩固现有学术学位博士点,力争农业和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点零的突破;在现代农业、现代信息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积极申报资源与环境等工程科类专业学位;重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等新增学位点建设,实现以优势特色学科带动学校学位点建设的整体水平提升;全面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确保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优化课程设置,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博士-硕士-本科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贯通和衔接。完善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机制,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持续深化研究生国内外联合培养合作,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水平。一是以深远海为重点,兼顾近海为学科发展特色,在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打造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通过科学和技术交叉协同融合,重点开展深海装备和全球多尺度海洋数值模拟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开展深海极端环境生物和地球科学的国际前沿领域研究,建设深渊生物圈前沿科学研究基地、水产动物良种创制与绿色养殖协同创新中心,快速提升学科水平和竞争力。二是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引领,以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渔业治理的重大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学校水产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通过文理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交叉与融合,从全球、区域和双边三个层次开展国际海洋渔业监测体系、治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研究,建立体系完备的全球涉渔大数据平台,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渔业治理和谈判实践,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海洋渔业治理国家级智库,全面提升中国在全球海洋渔业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面向新工科发展机遇,以水产、海洋、食品等特色领域学科建设为依托,推进数字海洋、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工科交叉融合。四是加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基础学科建设制度和平台环境,推进应用数学、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建设,优化原始创新环境,支撑特色优势学科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深化创新团队建设

坚持引育并举,提高科技人才质量。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重点引育院士为代表的战略科学家、具有世界水平的顶尖科学家和教育家、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重点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青年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规模。根据学科发展定位明确人才建设重点,通过国内外青年学者论坛、与临港新片区共同成立新型科研中心等方式创新人才引进模式。

以深化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一流团队目标、坚持人才培养导向、坚持经费统筹管理、坚持激励导向原则,针对团队负责人及PI、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人才、其他相关人员等不同层次的人员结构,积极开展团队内部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探索实践,更好地发挥团队建设的辐射效应。

(四)树立全球视野,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优化学科国际合作格局。对标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健康海洋、可持续农业、城市化发展等主题,根据学校、学科特色明确合作重点,拓展与全球顶尖大学、学科的交流合作,对接“一带一路”经济带,面向东南亚,中亚、非洲区域,深化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建设;启动“蓝色伙伴”和“绿色之友”国际合作计划,依托国家级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积极开展围绕重大科学问题联合攻关的实质性合作研究、开展国际科研创新人才的实质性培养、开展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建的实质性建设等,拓宽学科建设视野,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形成全球区域系统布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新格局,服务“国内国外双循环”新格局和世界可持续发展。

推动学科建设国际化水平。重点聚焦一流学科建设能力提升。持续推进与合作高校的高水平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南北极和深渊等领域的科研国际平台建设,构建国际合作网络;服务国家战略,开拓多边国际合作,推动一流学科与东盟、澜湄等周边国家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强全英文课程和专业建设,构建完善的外语教学科研体系,不断提升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本科专业国际认证,对标“国际一流”,以认证为抓手,明确专业质量标准,加强专业特色化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目的。建立国际多元师资配置制度,积极拓展国际用工,精准靶向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为学校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人才动力。设立留学生工作办公室,完善国际学生培养方案,推进趋同化管理。

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优势,面向城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拓展层次高、前景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创建中外合作学院。进一步推进本科生、研究生国际交流和海外学习计划,提高交流(交换)比例,构筑长短期项目相结合、学期派出与暑期项目相衔接、专业课程及文化交流并举的海外培养体系。提升多元文化视野国际人才培养,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和双学位工作;推进支撑来华留学教育的国际化专业建设;实施向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派遣实习生和访问学者,培育和储备高层次人才;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养殖和渔业、海洋文化交流等品牌培训和项目,开展硕博学历生国际学生联合培养。强化留学生教育,提高招生质量、优化生源结构,扩大学历留学生规模,加强有中文基础和背景的本科留学生招生,探索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委对学校学科建设的全面领导,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握大局,推进学校整体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深化与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上海市政府的共建,探索部委合作共建新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校学科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学术组织独立行使学术职权,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聚焦教育评价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内涵建设导向,以评价改革为牵引,突出特色、质量和服务需求,突出成果的实际贡献、实际效果,坚决杜绝把论文、“帽子”等数量增长和各种排名提升作为建设任务或目标,推行代表性成果、长周期科研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

(二)健全工作管理机制,形成体系支撑

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加强学科主管部门的职能建设,强化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和监督评价,为学校学科建设提供体系保障。

强化学科目标管理。建立自上而下的目标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各学科全体的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目标;对学科建设的关键指标进行目标分解,落实建设主体,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三)提升学科文化内涵,营造学术氛围

加强学科文化建设。发扬“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学科文化内涵,深化全校师生对学科理念、学科建设目标的价值认同,为学科建设凝心聚力。

优化学科生态建设。倡导“质量、成效、特色、贡献”的学科价值导向,学科文化建设注入活力。加强学术生态建设,端正教师学术行为,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氛围。

(四)完善资源配置机制,提供条件支撑

充分利用政策,发挥政策“红利”。推进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制定更加积极灵活的科研政策,充分利用好现有学校存量空间资源、科技转移和新孵化核心功能,争取财政支持,以项目建设为总览,盘活办学资源,统筹使用增量,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健全多元化筹资机制,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提供支撑保障。完善各校区功能,推进临港新片区沪城环路校区三期、四期建设,提升杨浦军工路校区、优化浦东滨海基地、加强野外观测站建设。升级改善信息化、安全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学校智慧校园的数字化转型,推进建设低碳校园、智慧校园、健康校园和平安校园,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撑和保障。

1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