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5-26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10 次
上海海洋大学“十三五”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规划
上海海洋大学“十三五”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规划
规划摘要:到2020年,水产学科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三位;海洋、食品学科进入国内前列,进入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行列;经管学科在一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前20名;新增建设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争取建成水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获得2011协同创新中心立项支持。争取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地方重大科技专项等20项以上,年均科研经费达到1.3亿元以上。争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4项,其它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30项以上。年均发表科研论文1000篇,其中学科领域的一区、二区SCI收录论文年均150篇;努力实现ESI热点论文3~5篇,力争ESI高被引论文零的突破。
学科建设作为高等院校各项事业发展核心,集中体现了学校发展方向和水平,是衡量高校在新形势下办学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标志,也是推动高校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内涵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上海海洋大学2008-2020年发展定位规划》,结合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特制定学校学科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学校进一步明确海洋、水产、食品三大学科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新增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海洋科学、生态学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在教育部2012年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水产学排名第二、海洋科学排名第八、食品科学与工程排名第十六。其间,三大主干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并被遴选入选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同时,在信息、工程、人文社科等领域,学校培育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海洋装备工程、公共管理、外语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海洋文化等6个校级培育学科。
在基地平台建设上,学校初步完成在国家、部委、地方等三个层次重点基地平台的建设,形成深远(渊)海、近海、陆地等三个维度科技创新基地的布局。其中,新增国家级基地平台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12个,使学校省部级及以上基地平台截至2015年底达到25个。同时,学校加强校级基地平台建设,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并获得国际CNAS认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中心获得海岛使用论证资质等。
在学科梯队建设上,新增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以及上海“千人计划”、“东方学者”、领军人才、曙光学者、浦江人才等30余人次。同时,引进国家“中央千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5人,组建海洋生物、深渊科学技术等多支科研创新团队。
在科学研究上,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累计科研总经费4.9亿元,比“十一五”增长近60%。其中,主持国家973前期研究项目、863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6项(含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等。同时,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以及其他各级各类科技奖项26项。共发表学术论文5450篇,其中SCI/CSSCI/EI收录论文1370篇;授权专利70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29项,并首次获得PCT专利2项。
在社会服务工作上,依托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派遣4位教师入驻企业担任技术总监,服务企业发展;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科技服务覆盖了全国25个省85个县,在渔区举办63期培训班,培训农(渔)民3080人次。依托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3届共130名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和30名国际渔业观察员,首次建立全球11个海域渔海况信息服务系统。依托食品学科优势,连续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食品安全宣传的足迹覆盖全市19个区县。此外,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博览会、成果展示会、交易洽谈会、科技对接活动等50余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近5000万元。
学科的综合实力还存在较大差距: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国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第三方评估机构“高校学科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的评估结果显示,学校水产学科全球排名第四,而标杆学校中国海洋大学的水产学科排名全球第一;海洋学科,与标杆学校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学科比较,整体学术表现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食品学科,与标杆学校江南大学食品学科比较,尽管在学术表现上处于相持状态,但是学术质量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差距显著。同时,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国际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前沿科学问题发现、关键技术研发等尚未完全成为学科的核心追求,对国际视野下的科研贡献尚未完全得到学科发展认可。
学科的快速发展还存在瓶颈制约:一是人才瓶颈。学科的大师级人才、学术领军人才、产学研合作领衔人才等高端人才缺乏;同时各学科间的既有人才集聚也相对不均衡。二是科研创新团队瓶颈。以学校现有高层次人才筹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尚未形成集聚竞争力,尚未形成可以突破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的表征团队实力与竞争力的优势。与标杆学校中国海洋相比较,该校已经拥有海洋、水产领域等两院院士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长江学者16人,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等。相比较,学校仅拥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1人等。
学科创新建设、协同发展还存在相对不适应:一是学科建设发展与现有绩效考核、人事分配制度不相适应。新常态下,学科建设需要更多体现学科创新发展、需要创新绩效考核机制保障,需要突出性贡献激励。二是三大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支撑学科间的协同发展不相适应,学科间、学院间长期存在的学科壁垒仍然存在,科研创新协作性、凝聚性仍有待加强。三是学科国际化建设与现有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不相适应,以人才柔性引进为切入点的国际科技合作的实效性需要创新绩效考核,以合作备忘录为基础的实质性国际性合作交流需要创新性的组织推进,同时以共建实验平台的国际性合作组织形式需要切实的支撑保障及其绩效考核。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和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的精神,以学校面向2020年发展定位规划为基础,以“促进内涵、质量提升”为主线,在国家“十三五”科技规划和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背景下,把握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重点突出与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实现学校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分层建设向精准建设转变,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步伐。
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坚持“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建设主线,坚持“聚焦、错位、合作”的原则,走学科-专业-学位点-平台一体化的建设路径,以人为本,强化学科特色发展与精准建设,加强学科合作交流与协同创新,推进学科内涵质量与实力提升。
以强化特色提升学科综合实力是学校提高学科水平和内涵发展的基本途径。“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进行特色化学科体系的再确认、再细化、再规划、再落实,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建设三大主干学科和特色鲜明的前沿交叉学科,形成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学科出特色、出一流,以重点突破带动学校学科水平的整体提高,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在三大主干学科中,海洋学科聚焦深远(渊)海微生物与深部生物圈、深远海渔场环境及生态系统、海洋近海环境和生态安全、深渊海装备信息工程、海洋遥感与测绘应用技术、海洋环境数值模拟与预测信息工程、海洋经济与管理等领域和方向;水产学科聚焦重要经济鱼类种质资源、典型水产动植物健康养殖、远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和方向;食品学科聚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物资源利用、食品冷链物流等领域和方向。
在管理、信息、工程学科中,推进与三大主干的交叉特色发展,形成学科优势。加强经济管理学科与水产、食品等主干学科的交叉,聚焦应用经济学、渔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等领域方向;加强信息与海洋、食品等主干学科的交叉,聚焦渔业与食品物流信息化、海洋导航遥感、海洋生态模型与生物信息等领域方向;加强工程学科与海洋主干学科的交叉,聚焦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物联网工程与技术等领域方向。
在人文社会学科中,重点发展海洋人文社会科学,逐步形成海洋政策与法规、海洋史学、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社会学、海洋政治学、涉海翻译与海洋文化传播等具有海洋特色的人文社科研究领域或方向,形成有益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氛围和文理交叉的成长环境。
以人为本激发学科内在动力是学校提高学科水平和内涵发展的根本途径。“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着力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有组织、有目标地在既有人才队伍中培养大师级人才、学术领军人才、产学研合作领衔人才等高端人才及PI制科研创新团队;有计划、有方向地引进适宜学校特色发展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潜力型青年学术骨干人才。
以协同创新提升学科竞争力是学校提高学科水平和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学校优势学科和科研团队,通过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校内加强院际、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支撑学科间的紧密合作,校外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的战略性合作,国际上加强与协议院校、研究院所的实质性科技合作,实现学科的科研能力、学术声誉的同步提升。
以质量为先提升学科内涵实力是学校提高学科水平和内涵发展的有效路径。大学强的最根本标志就是学校内涵和质量提升,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根本抓手和着力点就是提高质量、深化内涵发展。“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建立科学的、全面的学科质量指标体系,落实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以海洋、水产、食品三大学科为主干的特色优势鲜明的学科质量体系建设,提升学科内涵实力。
未来五年,学校将抓住国家、地方“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和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的机遇,强化质量为先的内涵发展理念,围绕一流学科、一流人才、一流学术、一流贡献的建设,在若干核心指标中实现重点突破,部分优势学科方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水平,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新型海洋大学的内涵发展。
2020年,基本实现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优势突出,基础学科支撑能力强、相关学科高度融合、新兴交叉学科勃发、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化,理工农与经管文法等学科相互融合与支撑的学科建设体系(附图1)。力争在海洋科学、水产科学、食品科学等学科领域中取得一批重大突破;其中,海洋科学学科群中的主干学科领域和水产科学学科群的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科学学科群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以提高学科水平为重点,坚持目标导向,进行分层次、精准性的建设:(1)建设海洋科学、水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三大主干学科的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2)建设围绕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以经管、信息、工程、人文、外国语、社科等学院(部)的主攻学科为支撑的校级高峰高原学科。
到“十三五”末期,水产学科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三位;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国内前列,进入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行列;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在一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前20名;信息、工程等学院的主攻学科以参与单位进入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人文、外国语、社科等学院(部)的主攻学科形成具有一定话语权的、富有“海大”特征学科方向1~2个。继续保持ESI学科排名中的植物和动物学科全球前1%,争取学校农业科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的其中之一,进入ESI全球前1%,提升学校学科建设综合实力与水平。
加大学位点建设力度,优化学位点结构和布局,推进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大力加强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依托已有博士点设置海洋科学相关的学科方向,实现海洋科学博士生招生和培养。继续拓展和优化博士点布局,根据学科需求开展硕士点动态调整工作,积极争取专业学位点布局。
到“十三五”末期,争取获得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获得海洋科学、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实现在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中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全覆盖建设,实现全日制硕士生研究生稳定在3500人/3年级,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150~200人。
以陆地、沿海、大洋(深渊)三位环扣的布局建设为重点,以学科大平台建设为目标,加强既有省部级(含以上)基地平台建设与绩效考核,重点建设:(1)水产国家重点实验室;(2)远洋渔业2011协同创新中心;(3)海洋科学大洋流动性重点实验室;(4)食品科学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信息、工程类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经管、人文类上海决策咨询中心;(7)构建海洋、水产、食品、信息、管理、法律等学科领域的跨学科上海高校智库计划。
到“十三五”末期,建成水产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具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平;建成海洋科学大洋流动性重点实验室(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11000米深渊载人潜水器)、食品科学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海洋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测绘上海市海洋局工程中心;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民生与食品安全、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等上海高校智库等。同时,“十三五”期间,完成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的上级评估验收。
密切围绕国家战略、产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坚持服务需求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以解决海洋、水产、食品等领域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等研究为目标,加强知识创新能力体系和技术研发能力体系建设,重点突出争取国家重要科技资源和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的能力建设,争取地方重大科技专项及产业体系的能力建设,以及培育校本化重大科技研发的能力建设。
到“十三五”末期,争取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地方重大科技专项等20项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青年)年均立项2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青年)年均立项3-5项,年均总科研经费达到1.3亿元以上。
密切围绕学校高水平特色海洋大学的建设发展目标,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契机,重点开展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领域并密切学校特色发展的高层次优秀学科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的引进与培养,组建高水平的PI制科研创新团队和重大科研专项研究团队,努力实现校本化国家杰青、优青等杰出人才的培养建设。
到“十三五”末期,引进国家千人计划1~2人,青年千人3~5人,上海千人3~5人,国家杰青1~2人;培养国家杰青、优青1~3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曙光学者、浦江人才、启明星人才计划、晨光人才计划等10~15人;筹建并力争突破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国际学术期刊编辑(副编辑)3~5人,国际学术组织理事(含理事长、副理事长)兼职10~15人次。
强化科技成果的质量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成果转化,形成科技开发、成果培育、技术转化的良性循环体系。同时,进一步发扬“勤朴忠实”、“扎根农区、社区、城区”的海大精神,加强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服务国家、地方海洋事业、水产行业、食品产业的建设发展。
此外,加强跨学科领域的智库建设,主动地、积极地组织广大教师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库创新团队,围绕国家、地方的重大战略、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运行和迫切经济社会难题等,开展针对性的可辅助决策的前瞻性研究。
到“十三五”末期,争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3~4项,其它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30项以上。年均发表科研论文1000篇,其中学科领域的一区、二区SCI收录论文年均150篇;努力实现ESI热点论文3~5篇,力争ESI高被引论文零的突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0项,PCT专利5~10项。年科技产业转化收入占学校科研经费的20%~30%。年均提交政府部门决策咨询报告3~5份。
学校将以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为契机、以“2011计划”的建设理念为路径,明确行政管理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权利和责任,创新学科建设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考核制度等,为学校学科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学校要在聚焦建设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发展体系的共识基础上,造就学科建设的四个良好氛围,即: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氛围,崇尚宽松和谐、自由充分的学术氛围,造就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发展氛围,以及形成自我加压、自我总结的建设氛围;从而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和努力方面,为学科建设落到实处造就活跃、创新、向上的良好环境。
加强目标管理,建立自上而下的目标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各学科全体等的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目标,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同时对学校学科建设的关键指标进行目标分解,明确每个目标的负责人和执行部门,落实建设主体,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并将此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最主要依据。
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加强学科建设和发展上的顶层设计,创新理念,统筹规划,进行主干学科、相关学科、支撑学科等的分层定位和精准建设,形成“学校有主干、主干有支撑、学院有主攻”的学科规划布局,实现学校主干学科特色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
学校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和管理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着力改善人才结构;坚持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着力丰富人才资源;在盘活存量中培养自己的国家杰青、教育部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团队,在用好增量中发展建设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校推进既有国家工程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农业部、上海市等省部级基地平台的建设管理,落实建设的投入支持,加强运行产出管理。同时,以大洋生物与环境综合科考为核心的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深渊科学技术载人潜水器等大洋性流动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延伸学校的大洋科考任务,打造高效创新基地,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物化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上海市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农业部等共建学校的机遇,积极开展与国家海洋局、农业部等及其下属各单位、分局、研究所以及兄弟院校间的在实验室共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依托学校海洋环境、水域生态等科研优势,积极拓展与国家环境保护部、上海市环保局等部门合作,加强在水域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学校学科建设寻求资源、技术支撑。
学校依托已经签署的国际校际间的备忘录协议、依托国家级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积极开展围绕重大科学问题联合攻关的实质性合作研究、开展国际科研创新人才的实质性培养、开展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建的实质性建设等,拓宽学科建设视野,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学校将设立学科建设保障经费,每年在学校的财务预算中设立专项,保障学校各类学科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制定经费增长激励政策,依托学科既有的重大科技成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大力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反哺学科发展对资金投入的建设需求。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进一步争取国家、地方对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资金的更大支持,最大范围地争取国家科技经费、教育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等的建设支持。同时,深化上海市与国家海洋局、农业部的合作共建,拓宽学校发展资金的投入的主渠道;通过产学研合作,以服务、贡献为纽带,争取社会和企业的经费资助,为学科建设提供财力支撑。
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学校综合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综合实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这项工作仍需在今后各项工作里加强与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完善规划布局,加强投入产出,积极探索出一条积极支撑学校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有机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以国家、上海地方需求为导向,以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强化平台和学位点建设力度,组织科研攻关力量,集聚科技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通过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建设,进一步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达到理、工、农、经、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
构建学科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开放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以上海市加快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充分发挥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对接产业优势,建设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深渊科学与技术、都市食品优质安全供给等科技创新基地,探索建立学科和产业协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以国家2011计划建设理念为指导、以上海高峰高原学科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大科研管理体系,将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能从以往的服务型向组织、策划、协调转变,增强对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有组织地把学校的科技创新力量汇聚到国家、地方重大科技战略方向上来。
以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为契机,以已有并经遴选的高峰高原学科方向为基础,通过学科人员聘任评议的人事制度、绩效分配制度和个人考核制度等的改革,探索建立以目标为驱动、以任务为牵引的PI制科研团队管理制度,构建新型的科学研究组织体系,促进学科建设发展。
改革科研经费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学校科技成果奖励政策和科研管理办法,探索并建立科学研究的预研制度。鼓励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区域重大科学技术需求等的科学研究预研项目探索,培育重点研究方向和科研创新团队。营造杰出人才脱颖而出、高水平团队不断涌现、标志性成果应运而生的科研政策环境。
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全校科研平台建设,整合并优化配置既有的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研究中心和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资源,落实基地平台支撑学科创新科研的各项建设任务,推进各中心平台的实体化运行建设,加强对科研平台的目标考核管理,探索学科大平台建设工程,力争构筑学科大平台。
探索建立科研工作分类评价体系,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师分类制定评价标准,保障基础研究,鼓励应用开发研究,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教师实践能力评价。对部分突出人才,实施更加宽松的3~5年评估一次的“特区”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及科技创新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人才,开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绿色通道。
在学校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聚焦学科前沿科学问题的发展和重大技术问题的突破,探索引入专业性强、信誉度高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建立适合学校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鼓励和调动学校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出台学校相应的实施办法,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不低于70%的奖励政策,转化收益用于人员激励的部分不计入绩效工资总额基数;研发经费中设置的校内人员经费,并不计入学校绩效总额。同时,依托上海海洋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建立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让职务发明人与企业在市场尽快牵手,激发教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十三五”是实现学校面向2020年定位发展规划的最重要时期,是学校提升质量和新型海洋大学内涵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将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特色海洋大学发展目标,坚持学科-专业-学位点-平台一体化建设路径,不断推进以“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为主线的学科建设,为2020年将学校初步建成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优势突出,理、工、农、经、文、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的高水平特色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